无纺布纺织工业的发展
截止1998年,全世界的无纺布消费量已达到240万吨。在1970年时,其消费量仅为40万吨,而到2007年,其消费量有望达到400万吨。
无纺布的生产商主要集中在美国(占全世界的41%),西欧占30%,日本占8%,中国的产量仅占全世界的3.5%,其消耗量却为全世界的17.5%。
人造纤维仍支配着无纺布的生产,而且在2007年以前,这种情形不会有大的改变。全世界范围内用于无纺布生产的纤维中有63%为聚丙烯,23%为聚酯,8%为粘胶,2%为丙烯酸纤维,1.5%为聚酰胺,剩余的3%为其他纤维。
无纺布在卫生吸收材料、医药用、交通工具用、制鞋用纺织材料上的应用量有明显增长。
无纺布的确切名称应是非织造布,或叫不织布。我国国家标准GB/T5709—1997《纺织品 非织造布 术语》对非织造布的定义是: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,通过摩擦、抱合、或粘合,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制成的片状物、纤网或絮垫,不包括纸、机织物、针织物、簇绒织物以及湿法缩绒的毡制品。因为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,只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,形成纤网结构,然后采用机械、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。
无纺布生产用纤维主要是丙纶(PP)、涤纶(PET)。此外,还有锦纶(PA)、粘胶纤维、腈纶、乙纶(HDPE)、氯纶(PVC)。按应用要求,无纺布分为一次性应用型和型两大类。